揚州,技藝,活動策劃
昨天是揚州一年一度的“煙花三月”國際經(jīng)貿(mào)旅游節(jié)。在宋夾城遺址公園,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的國家、省級大師集體為來訪嘉賓現(xiàn)場表演雕版印刷、漆器、玉器、剪紙、刺繡、通草花(含絨花)、燈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技藝。
邵伯鑼鼓小牌子:
21個表演者都是邵伯人
國家級非遺項目邵伯鑼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,是蘇中地區(qū)獨具特色的民間器樂形式。它詠江南絲竹典雅之韻,揚蘇北水鄉(xiāng)古樸之風,別具特色。
邵伯鑼鼓小牌子領隊戴寶根告訴記者,他們這個團隊全是邵伯本地人,在一起演奏已經(jīng)有7-8年時間,有干部、職工、農(nóng)民、退伍軍人、教師等。年齡最大的是邵伯鑼鼓小牌子的傳人王榮棠,今年已74歲,最小的也已經(jīng)有55歲。這次從邵伯趕來,為參加“煙花三月”節(jié)的中外嘉賓展示國家級非遺項目,他們很開心。
揚州清曲:現(xiàn)場演奏,讓外賓駐足
國家級非遺項目揚州清曲始于元,成于明,盛于清,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曲藝品種之一。昨天,展示現(xiàn)場穿著旗袍的幾位年輕女演員現(xiàn)場表現(xiàn),吸引了不少游客。
一位外賓更是跟翻譯打聽“為什么這音樂如此動聽”,當?shù)弥葑嗟氖怯兄隁v史的揚州古樂時,他表示一定要買碟片回去慢慢欣賞。
揚州剪紙:
“二張”現(xiàn)場創(chuàng)作世博會“海寶”
世界級非遺項目揚州剪紙是傳統(tǒng)的民間藝術,以一代大師張永壽為杰出代表,把民間藝術的審美品位推向一個更高、更寬、更深的境界。昨天,我市剪紙大師張秀芳、張慕莉都來到現(xiàn)場,幾分鐘時間,就為來賓剪好了一張上海市世博會的海寶,讓來賓們嘖嘖稱奇。
揚州燈彩:工序復雜,藝術民俗皆具
省級非遺項目揚州燈彩融扎、裱糊、剪紙、刺繡、雕刻和書畫、詩文于一體,具有靈巧、精細、優(yōu)美、活潑等特點。揚州燈彩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傳承人許福林告訴記者,燈彩程序復雜,但既有藝術特色,也有民俗風情,他今天帶來的許多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。
揚州刺繡:
一幅普通作品要花三個月時間完成
省級非遺項目揚州刺繡源于漢代,興于唐宋,盛于明清,其仿古繡和寫意繡,在中華繡壇獨樹一幟。揚繡精品濃淡適宜,活而不亂,靈秀古雅。非遺傳承人傅燕告訴記者,她帶到現(xiàn)場展示的一件《嬰繡圖》,46乘46厘米的規(guī)格,每天她花6-8小時完成這件作品,要花三個月時間。
揚州絨花制作技藝:
美國萬圣節(jié)禮品也來揚州訂
省級非遺項目揚州絨花是南方絨花的代表,占據(jù)了全國制花業(yè)的半壁江山。其賦之以形,傳之以神,以小勝大,艷而不俗,被譽為工藝品的“小家碧玉”。傳承人楊家惠告訴記者,現(xiàn)在制作的絨花產(chǎn)品,不僅僅國內需求多,而且國外特別是美國民眾也特別喜歡。傳承人戴春富則表示,他帶來的一件梅花作品,非常精致,價格要賣到3000元。
揚派盆景技藝:
摘得2013年世界盆栽大會舉辦權
國家級非遺項目揚派盆景出現(xiàn)于隋唐,其藝術風格形成于明代,成熟于清代,享譽當代,是全國盆景“五大流派”之一,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和雋永的文化意蘊。
傳承人杜曉波、陸春富表示,盆景是一門古老的造型藝術,它起源于中國,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。揚州摘得2013年世界盆栽大會舉辦權,必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盆景和揚派盆景乃至揚州在世界的影響。
雕版印刷技藝:
賓客紛紛收藏現(xiàn)場制作作品
世界級非遺項目雕版印刷起始于1300年前的中國,與在此基礎上發(fā)明的活字印刷統(tǒng)稱為古代中國“四大發(fā)明”之一。揚州雕版印刷技藝精湛,傳承有序,保護得力,堪稱非遺保護的典范。傳承人步一棋告訴記者,為了讓更多的賓客了解這門古老的藝術,這次他們把很多印刷的家伙帶過來了,現(xiàn)場為賓客表演,很多賓客紛紛地收藏他們現(xiàn)場制作的作品,連稱想不到。
廣陵琴派:大師帶徒,后繼有人
世界級非遺項目廣陵派古琴藝術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。明末清初,日臻成熟,逐步形成了“音隨意走,意與妙和”的演奏風格。
廣陵琴派第11代傳人曹華昨端坐一旁,為賓客演奏的則是他的弟子胡延椿,裊裊琴音,沁人心脾。曹華告訴記者,弟子雖然學琴只有2年不到,但是因出自古琴世家,如今已經(jīng)獲得8級證書,技藝也日臻完美。
杖頭木偶戲:
木偶的內核原來是用雕塑泥制成的
|